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文复杂的国家,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是理所当然蓬勃兴旺的。
我国历史的发源地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两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黄河代表北方,粗犷、朴实、豪爽;长江代表南方,细腻、阴柔、婉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支主干也开始细分,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
到了近代,各种文化特征潜质越来越突出,从文学上来说,各种带有浓郁地方气息的作品不断涌现,更进一步带动了地域特色的细分。其具体可分为: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北文化、关东文化、巴蜀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江淮文化、粤文化。
我国自秦朝以来,文化的集中地都是在富裕的地区,最明了的是江南地区。后来的两湖两广也不徨多让,四川是一个比较突出之地。
反观西北东北却不那么出众,但贵州,云南古时称为“蛮荒之地”,就可想而知了。在明朝以前我国的风流名士,大儒圣贤,几乎都集中在江南、中原地区。到明朝中期开始就逐渐南移到湖南、两广等地。
肥沃的四川盆地孕育了人杰地灵。战国时江南的吴、越、楚等国,文化沉积就太多了。出人才的地方,大多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之地,以及后来接受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地区的那些地方。
还有楚文化、三晋文化、关中文化、燕赵文化等,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文化,古时候称百里不同风俗,由此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