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无论从精神内涵还是形式风格,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体系,从商周经秦汉,隋唐风格的变异,到明清两代最为成熟,形成了雍...
祠祀建筑是服务于精神世界的、非生活实用的特殊建筑类型,人们只是在其中举行特定的祭祀、纪念活动。凡这些活动是由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其建筑便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其建筑可称为祠祀建筑。 礼制和祠祀建筑可以相应地大略分为四类:一是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二是从君王到士庶崇奉...
陵墓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 我国陵墓建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如秦始皇陵中兵马俑气势恢弘、雕塑和制作工艺高超,其它帝陵中的雕刻、文物、殉葬品等。 陵墓建筑是我国...
我国古代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 城墙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大体上是新石器时代起源,材料以夯土为主,夯筑技术以版筑使用时间最长。三国至南北朝开始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做法。至宋代,用砖石包砌的城墙渐多。明代嘉靖时期,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取代了夯土墙。 为了解决城墙自身的坚固问题,古人对...
民族建筑是指各地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各地少数民族受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建造着自己的家园。 在高温温热地区,要求房屋通风良好。用竹子编成的墙壁或地板,有很多缝隙,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而云南傣族利用竹子两面色泽的不同,编织成几何纹的竹席墙,既有装饰功能,也有功能。除竹子外,木板、树皮、树叶、茅草或...
塔庙,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唐代以后,佛塔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 宋代时,禅宗兴盛,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度,七堂指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规模较大的寺...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为:陵墓雕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它内容的雕塑。 大型陵墓石刻肇始于汉代墓前的石人、石兽。存世的古代陵墓石刻主要为南朝宋齐梁陈及唐北宋明清各代帝陵和勋臣贵戚墓的遗存。北魏辽金西夏等朝代陵墓遭严重破坏,仅有少量石刻遗留下来。南朝和唐代的作品代表了陵墓石刻的最高成就。自唐代乾陵起,以迄北宋,石刻的内容、...
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青铜器上的纹案,主要有动物纹、几何纹。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充满威严而神秘,崇高而怪异的美感。而从这时期考古挖掘中大量出土的雕塑中,唯不见有神像,这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而富于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变得繁丽、华美。商周时期除礼器外,还有一些器物支架、底...
云冈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面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000米,现存石窟53个,石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躯。云冈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至孝明帝正光末年,时间比较集中。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仍。人们只能把希望寄予天国,寄予宗教。人们把生活中的迷惘、恐惧集中到对神、对...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伊水东西两岸的山上。北魏后期开窟造像之风极盛,龙门便成为统治者奉佛和朝拜的中心。 龙门现存龛窟2100多具,造像10万余躯。龙门的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窟。 龙门的石窟造像经历了许多时代的多次开凿,使人能看到雕塑风格由粗壮豪放、古朴挺健向秀丽淳厚风格的转化过程,而龙...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8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麓的断崖上。据记载,敦煌莫高窟由乐僔和尚开凿于前奉建元二年。莫高窟现已编号的洞窟有492个,彩塑2400余躯,壁画4.5万多平方米。敦煌莫高窟的突出之点是,它系统地保存了自十六国到元代的九百多年佛教塑像的发展历程。 莫高窟佛和菩萨像以泥塑制,而窟壁及窟顶则绘制了大量的壁画。五彩缤纷,色彩...
三国时代的佛教中心,北以洛阳,南以建业为据点。北方的佛教造像,已然逐渐形成风气,在魏黄初元年便已有孙二娘、王五娘题名的造像记。这应是我国最早有铭刻年代的佛教造像记。且从题名的人氏看来,造像风气似已伸入庶民中。 至于南方自古便有海路与天竺交通,早在东汉时,大秦、天竺均曾借海路遣使贡献,到了孙吴时代,更派遣朱应与康泰二人前往天竺...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把雕刻运用在庭园建筑和一般住宅上是很普遍的,如北京的颐和园和苏州、无锡、扬州一带的庭院建筑,梁、柱、窗格、栏杆等上面都有极精巧的圆雕、浮雕和镂空雕,有的与建筑结合得非常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从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起至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止,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即位。 皇宫位于市中心,在南北中轴线上。它始建于1406年至1420年,呈长方形,由大小七十多座宫殿组成,房屋九千多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 它周围有十多米高的城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四隅有角楼,南北长约九百六十米,...
北京西郊的圆明园,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它占地五千多亩,周围十公里,其规模在我国乃至世界,均属古代最大最宏丽者,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始建于18世纪初清康熙年间,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才建成,是当时北京西苑风景区的中心。它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和西洋建筑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结晶...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首,不仅是明代园林的代表作,也是全国名园之一。 拙政园在娄齐门内,传说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私宅,元时为大宏寺。明代嘉靖初年御使王献臣改建成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居闲赋》中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语意,取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面积只有四公顷多,总体布局以水为主,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五分...
颐和园我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其园林设计,集我国造林艺术之大成,堪称艺术之精华,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综观全园主次分明,布局结构章法严谨。 颐和园于乾隆十五年兴建,名清漪园。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修复,改为今名。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所毁,至1903年再次修复。占地面积约三十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是利用原有家...
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布达拉宫是我国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喇嘛居住和办事的寺庙,位于拉萨市区以西。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清乾隆十六年布达拉寺又称布达拉宫。清顺治二年扩建,历时五十余年,始具今日规模,为历代喇嘛的冬宫。 全寺占地六公顷多,总建筑面积约十四万平...
长安城是由隋朝著名建筑家宇文凯规划新都大兴城,后再经唐代经营,竟成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城。此城分为宫殿、皇城和外廓城三部分。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561米。城墙厚12米,周长36.7公里,总面积83平方公里。每面壁三门,城内的区划,中央最北是宫城,宫城南是皇城。 皇城内有左祖右社及政府办公衙门。皇城前左右设东市、西市、道路或纵横相...
古色古香的宝塔,千百年来,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人们喜爱的建筑。都市之中、乡村之侧,高山之巅、大河之畔,都有它的身影,点缀着我们的锦绣河山、风光名胜。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兴盛的时期,佛塔的建筑增多,建塔的材料就用砖石了。至今仍矗立在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塔,就是那一时代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
在北京东北约二百五十公里的承德市,群山环抱,夏季气候凉爽,冬天也不太冷,由于有温泉,河水很少结冰,历史上有热河之称,避暑山庄位于此。 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五百六十多万平方米,宫墙周长十公里,设宫门十座。比北京的颐和园大一倍,比北海公园大八倍。 避暑山庄分苑景区和宫殿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内又分湖区、平原区...
在闽西的永定,闽南的南靖、漳浦、平和,以及闽中的闽清等地山区,坐落着数以千计造型独特、构筑精巧、气势非凡的古堡式建筑,它就是福建的独特民居生土楼。人们也称客家土楼。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发出这样赞叹: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生土建筑,神话般的居民住宅,也是世界住宅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r...
公历,即格里历。因为它的基础是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回归年,故又称阳历。格里历的平年为365天,闰年在2月末加一天,为366天。 在格里历中,当某年的纪元年数不能被4整除时为平年,如1981年;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时为闰年,如1984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时为平年,如1900年;能被400整除时为闰年,如2000年。 格里历平均...
农历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历法,又称阴历、夏历,是因为它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 推算农历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无中气为闰月,闰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共十个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是传统用来编排次序的字组。两者并行组合排列成天干地支表,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历的纪年纪月法都同农历,它的年、月、日都各以干支顺序排列、互不干扰,闰月也同农历。干支历中的节...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一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二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rdqu...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中说: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中说:德祐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中说: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二是地支纪...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一是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中说: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中说: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说: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二是干支纪日法。如《肴之战》中说:&ldquo...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二是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中说:鸡鸣入机织,...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中说: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说: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中说: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中说: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中说:辛未三月...
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仅次于农学和医学,可与数学并列,是构成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 历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在二十四...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他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
《黄帝内经》的书名冠以黄帝,但作者并非轩辕黄帝。黄帝本是我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生活在中原一带的民族之一,与神农氏并称为汉民族始祖。 由于神农、黄帝两个民族对华夏文化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汉民族,往往把祖先的一些发明创造、典章制度等假讬于黄帝之名。 据现代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黄帝内经》一书,并不是...
《黄帝内经》共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 《素问》主要论述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五运六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诊断、治则、药物、病证、治法、养生等。 《灵枢》主要论述自然事物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人体生理、病因病机、摄生、诊断、治疗及医德等。《灵枢》的核心是脏腑经络学说。 ...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人,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幼时体弱多病。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能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因此极力鼓励他读书应试。而他14岁便考取秀才,但明代科场腐败,以后几次乡试,他都未能中举。由于世医之家的熏陶,他自幼就热衷于医药,科场失利,促使他在24岁时正式走...
《本草纲目》全书52卷,分列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作者又为每部分若干类,每一类又分列所属药物。全书共载药物1892种,比《论证类本草》增加374种药,附图1109幅,载方一万多首。全书总目如下: 第一二卷为序例;第三四卷为百病主治药类;第五卷为水部二类:天水类、地水类;第六卷为火部一类;第七...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县人。据传曾任长沙太守,故后人亦惯称他为张长沙,被历代医家奉称医圣和医方之祖。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五朝末期,当时由于农民起义、诸侯割据,中原战乱不断,疾病流引,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张仲景的家,原是南阳望族,人口众多。 但由于连年的战争、灾荒、疾病,使张仲景的家族二百余口人,有三分之二丧亡,而...
《金匮要略》全书共分3卷25篇。其《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是全书的总论。全书最后三篇,因疑为宋人所附,所载方治又多见于后世方书,所以在一般《金匮要略》版本中不加载。 《金匮要略》除最后三篇外,其余前22篇,共记载痉病、湿痹、百合病、阴阳寺、疟疾、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痿、肺痈、肺胀、胸痹、心痛、短气、奔豚气病等四十余种疾病。...
郦道元(460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郦道元出身官僚家庭,袭封永宁侯。曾任御史中尉,执法严猛,为权豪所惮恨,于关左大使时,被雍州刺史肖宝所害。郦道元好学博览,遍历北方考察河道沟渠,搜集与之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撰成《水经注》一书。 《水经注》是给《水经》加注。...
《九章算术》成书约东汉初年,不是一时一人之作,而是经由很多人的修改和补充而成,目前仅知汉北平侯张苍和大司农中丞耿寿昌都曾参与过搜集、增删的工作。 刘徽是魏晋之间的大数学家,曾注过此书。刘徽在魏元帝景元四年注《九章算术》,并撰《重差》一卷。《重差》之今名为《海岛算经》,与《九章算术》同列入《算经十书》。 现今传本的内容经...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关于他的生平,《魏书》没有记载,我们只从《齐民要术》中得到一点零星的材料。他大约生于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曾做过高阴郡(今山东境内)太守。从他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来看,他属于地主阶级中的革新派。 他虽然著作《齐民要术》这一部中外闻名的农学要籍,但其一生行迹,却缺乏史传和文献记载。仅从书序中...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钱塘人,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我国11世纪革新派政治家、外交家、理财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于官僚家庭,自幼好学,14岁即读完家中藏书。后来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四川简州和京都开封等地,因此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各地山川物产、风土民情,增长了见识。 沈括24岁进入仕途,作过几处县令。33岁中进士...
宋应星(1587年~1661年),字长庚,奉新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28岁考中举人,直至47岁才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在此期间,他将长期积累之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方面的丰富资料加工整理,编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于1637年刊行。 《天工开物》吸收了前人成果,但主要还是宋应星的实地调查研究。《天工开物》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凡18卷,前有《序》,书...
徐弘祖(1586年~1641年),字振之,号霞客,明代江阴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出生于官僚家庭,自幼好奇书,而不为当时的科举制度所束缚。 徐霞客从22岁起开始旅行,泛舟太湖,登东、西洞庭山。之后又历游天台、雁岩、白岳、武夷、庐山、太和、罗浮、五岳以及佛教四大名山中的洛伽、九华、五台等名山。 在当时交通条件十分简陋...
我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经验。而少林寺千佛殿壁画中的僧人比武图画商代产生田猎更被视为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 商周时期,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故认为武术可以以舞蹈形式演练。周代设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御,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
我国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两广人称为功夫,民国初期简称为国术;被视为我国文化之精粹,故又称国粹。 我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除了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之外,各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
拳术及传统意义的刀剑枪棒等武术在历史上起源较晚,除了在明代曾被改造后出现在戚继光的部队上一段时间外,在我国历史的其它时间,拳术一直基本在以汉民族为主的民间发展,没有登上过我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军事历史舞台。 也没有得到过具有强大人财物力的政治、军事、社会组织的长期锤炼和发展。直到我国封建社会结束,拳术的发展还一直处于较低层次的...
气功是用呼吸、吐纳、运气方法,配合身体动作,以加强攻击、防守动作的效果。 由于我国民间思想受道教影响深远。道教有说法认为大宇宙和小宇宙能互相沟通影响,所以有所谓气功或内功的修练。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部分武术流派亦有养气、练气、运气之说。一开始,内功并不是我国武术的内容。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和气功结合。 不同流派对气的理解...
一是松静自然,包括松、静和自然三个内容。松,这是最基本的要领之一。练功时不仅要形体放松,而且在精神上也要放松,不能有一点紧张;静,指精神状态的安静而说的。放松可以帮助入静,入静可以进一步放松;自然,指练功的许多方面都应该在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要过于勉强。所谓练功贯乎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意气合一。意是指练功者的意念活动...
外功主要是增强身体的筋、骨、肌肉的强度,以加强攻击、防守动作的威力。 练习方式从手段上看有与其它技击种类相似的地方,都是反复打击一定硬度的目标或反复承受击打,但在我国武术中,中药对于外功的练习也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了疗伤及调理身体方面。 外功修炼的效果:外功的目的一是增加自身的抗击打能力,二是增加进攻的威力。由于武术作为...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绘古代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与追逐,并将矛头指向了黑暗的政治与迂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