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或老人将死,预先请尼姑至床前念领路经。人在临死前须将其床上蚊帐取起,否则以为人死后将会落入“网尸城”。将小块银子放在死者口中,称为“含口银”,据说是怕在阴间因为饮孟婆汤而迷了心。
要将死者移至堂屋之中的停尸床上,头南脚北面朝天,大开家中的门,以利死者灵魂离去。亲生儿女在老人断气前后烧锡箔寿纸,叫引路钱。门口烧纸轿、草鞋,庭中烧锭库以及死者生时衣服数件,但要除去皮衣,否则死者来世将变成犬马。
上辈或平辈人死要戴孝,下辈人死不戴孝。儿子披麻戴孝,女儿和儿媳披发扎麻,孙辈帽上缝一小块红布。死者同宗每人发孝帽一只,女发孝巾一条。家有丧事要变白,服饰及家具物件凡是红色的,一律搬开或用白纸蒙上。门上贴两张宽十厘米左右的白纸条作讣告。
大殓和小殓无大区别,只是小殓不钉尾,不合棺缝。棺木要由族长和孝子的母舅殓收,得其同意后方可入殓。入殓要按风水先生确定的时刻,禁忌属相的人在入殓时必须回避。大殓在死后两三日,预先小殓。棺内放石灰垫衬。
尸将入棺时,先检尸衣之珠玉,然后由孝子捧头纳入,用水抹尸面,并洒酒尸口。尸体用红线正位入棺,身下垫以铜钱,伴以死者生前心爱之物作陪葬品。
入殓后,子女亲友绕棺一周向死者看最后一眼。接着置登升柩,由孝子磕“四方头”。在苏北,盖棺时,棺钉用子孙儿媳头发缠绕,随钉钉入棺内,叫“挽钉”。封钉,男丧由族长执斧,女丧由母舅操作。孝子必给执柄者以彩帛或封钉礼金。
死者死后一百天举行祭奠,叫百祭日,死后一年举行祭奠叫“做头周年”,此后每年纪念日叫烧周年。丧者之家春联第一年为白纸,第二年为绿纸,第三年为黄纸。
影响并支配民间丧葬习俗的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的观念,而其中佛教和道教中的阴间和来世想象对丧葬中的许多习俗有深刻影响;二是儒家所提倡的孝道观念,这种我国特有的儒家伦理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就是上述繁缛的丧葬礼俗,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