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古代的交谊舞。从汉代到魏、晋期间,为了活跃气氛、联络感情和增进友谊,官宦和贵族宴会盛行一种交谊性的邀请舞,名叫“以舞相属”。唐代还流行一种名叫“打令”的交谊舞,是在贵族宴会中行酒令时跳的习俗舞蹈。
二是宫廷舞蹈。如唐代的《秦王破阵乐》《七盘舞》《巴渝舞》《胡腾舞》《霓裳羽衣舞》等。
三是佛教舞蹈。在一些规模宏大的寺院中,有十分精妙的伎乐。如唐代佛事活动的舞祭《菩萨蛮舞》;隋唐时期著名的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舞》具有非常浓厚的佛教色彩;宋代《风迎仙乐队》《菩萨献香花队》;明清的《观音舞》等。
四是踩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高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少数民族的踩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
五是狮子舞。在我国,最大众化的民俗舞蹈,莫过于狮子舞了。唐朝狮子舞就已被引入宫中,成为“燕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是秧歌。有记录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宫廷舞。
七是舞龙。汉代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